Pages

Monday, September 21, 2020

內需結構有望多重優化- 香港經濟日報- 即時新聞頻道- 即市財經 - 香港經濟日報 - 即時新聞

kuyupkali.blogspot.com

以2015年供給側改革為起點,以「雙循環」建設為機遇期,「國內市場擴大→製造業加大投資」的新鏈條正在形成,有望在夯實內需韌性的同時,持續激活消費、投資協同增長的長遠潛力。基於此,筆者預測,至2035年,中國內需的實際規模有望較2019年實現倍增,內需結構料將多重優化,進而為暢通「內循環」奠定堅實的需求側基礎。

在全球視野下,中國超大規模市場蘊藏着充沛的消費潛力。此前中國作為「供給中心」嵌入全球體系,形成了「重生產、輕消費」的經濟結構,對消費內需造成顯著抑制。至2018年,中國居民創造了全球GDP產值的16.1%,但僅享受了全球消費的12.1%,「產出佔比-消費佔比」剪刀差高達4.0%。相較而言,美國、日本、歐盟、全球高收入經濟體以及OECD成員的剪刀差水平均低至負值,即使是中等收入經濟體的均值水平也較中國略低。未來在「雙循環」格局下,隨着中國升級為全球「供給-需求」雙中心,這一結構性的抑制有望緩解,進而釋放消費潛力。

從結構來看,三層次優化有望實現。其一,內生增長模式確立。至2035年,中國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長期中樞預計將接近100%。隨着中國升級為全球「供給-需求」雙中心,以及高水平開放的不斷擴大,中國對外貿易有望走向均衡狀態,在小幅順差和小幅逆差之間彈性波動。由此,「外循環」「內循環」的增長貢獻,不再主要反映於淨出口的數據高低,而是主要體現於國際國內要素加快流動、優化配置所實現的全要素生產率提升。

其二,消費、投資合理搭配。至2035年,在消費市場擴大的同時,中國料仍將持續以新基建投資、產業投資促進供給側升級,加速擁抱新一輪技術革命。由此,我們預計,至2035年,中國內需結構不會走向「美國模式」,而是有望更接近日本與歐元區:消費佔國民經濟的比重約為75%,投資的佔比約為25%。

其三,個人、政府比例協調。中國作為幅員遼闊、區域發展差異較大的後發經濟體,仍需要政府發力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、區域發展協同化。因此,未來在中國居民消費較快發展的同時,政府消費料將穩步增長、提質增效。至2035年,中國居民消費佔最終消費的比例或不會過度抬升,預計將穩定在72%左右,以實現個人福利和社會公益的總體平衡。

撰文 : 程實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、董事總經理

欄名 : 實話世經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September 22, 2020 at 10:25AM
https://ift.tt/2ZYD4XN

內需結構有望多重優化- 香港經濟日報- 即時新聞頻道- 即市財經 - 香港經濟日報 - 即時新聞

https://ift.tt/3ddfeez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