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者,一向予人崇高感覺。崇高也者,高層次矣。所謂「高」,不一定高瞻遠矚;高瞻遠矚通常是指生意人或投資者的賺錢眼光。高層次是指看問題時能將概念精細化、將關係抽絲剝繭,顧慮周詳不會掛一漏萬,在這樣嚴格的思考要求下有新發現或發明。不難想像,又多要求又要新,認真的學者應該很忙,全天候思考,說話很艱澀難明。
不過,近年多了很多學者財演,有些更打正旗號在美國的一些三流大學當副教授,但卻在港有眾多報紙、雜誌專欄,更每周幾天上本港的電視台、網台做節目。
學者不會瓣瓣精
疫情下縱work from Hong Kong,也不至無事做嘛。的確,只要一起這些三流副教授的學術底牌,即見已無像樣的期刊文章。其實這很普遍,近四字頭起學術生涯高峯已過,升職的升,無得升的便行人止步。在美國做三流副教授人工,多僅十個月糧,賺點外快可理解。
不過當學者變成財演時,便要說平民層次的話,答股民水平之問。這不再高尚了。學者財演為了保持學者的高尚一面但又要財演的收視點擊,說話寫文時變得不知所措,甚至不知所謂了。保持高尚的方法乃拋出大堆學術專有名詞來兇些不懂的,但要收視,卻被迫要答些本不應以學術層次答的問題,譬如樓價升定跌。結果,此輩自以為答到,但即使中都是估中,無甚學理在背後。何況學者不會瓣瓣精,哪懂這麼多學術理論?
那些三流副教授還自恃年青(也四張上下),大擺學術專橫之款。很多這類學者,尤其讀經濟的,以為經濟學萬能,將所有其他問題都納入其學術框架去答。無不可的,但卻在好與否。人皆知一字批可收十字螺絲,用來切菜都得!問題是好不好。夫學者,學海前應謙卑,大名如大教授者,老矣莫怪;未老的有此態度則要不得,何況未響朵。
更甚者,如一些本地薄有名氣的,竟臨老精歸左。多年高尚人格一朝喪。
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
即睇iMoney全新網站【 imoneymag.com 】
#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【 https://imoney.hket.com/im/subscription 】
#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【設定為 搶先看/See First】搶盡投資先機!
撰文 : 羅家聰
欄名 : 一名經人
July 25, 2020 at 05:18PM
https://ift.tt/2OWq8vO
【一名經人】羅家聰:學者財演- 香港經濟日報- 即時新聞頻道- iMoney智富- 名人薈萃 - 香港經濟日報 - 即時新聞
https://ift.tt/3ddfeez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