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 外媒相繼報道,中國和伊朗正努力達成一份長達25年的全面合作協議。
近日,《紐約時報》和BBC等西方媒體相繼報道,中國和伊朗正在努力達成一份長達25年的全面合作協議。根據西方媒體獲得的這份18頁的文件,中國將大幅增加在伊朗的投資,總值達4,000億美元(約3.1萬億港元),涉及銀行、電訊、港口、鐵路等數十個範疇,中國則取得為期25年伊朗定期供應原油的合約。
中伊傳簽25年戰略協議
中國的官方媒體目前對這個消息保持沉默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月14日回應媒體查詢時說「不掌握相關情況」,但她似留有餘地表示,伊朗是中國的友好國家,中伊之間保持着正常的交往與合作。伊朗外交部長扎裏夫(Mohammad Javad Zarif)的回應是,關於未來與中國的各項交易「沒有甚麼秘密」,當協議達成時就會宣布有關條款。
雙方的回應予外界的印象是,默認了雙方正在努力達成相關協議。
西方輿論認為,由於伊朗正遭受美國的嚴厲制裁,該協議可能為已經持續惡化的中美關係雪上加霜。BBC引述中國的中東問題專家、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馬曉霖認為,
從中興到華為都被指所謂和伊朗有交易,到現在都在被美國打壓。這已經可以看出來如果中伊關係走得過遠的話,會給中國帶來的一些傷害。
事實上,在美國對伊朗展開全面制裁之際,中國此刻與伊朗達成這樣一份長期全面合作協議,對飽受制裁之苦的伊朗來說可稱得上是雪中送炭,而對美國來說,對伊制裁無異於被釜底抽薪,效果會大打折扣。那麼,北京為何不惜開罪美國也要與伊朗合作呢?
如此重大決策,北京顯然是有其戰略考量,以及對利害得失進行了充分評估的。不難看出,這份協議對北京來說,最大的利益應是出於對中國能源安全的考慮。
出於中國能源安全考慮
中國能源需求近年持續增長,對外依存度持續走高,能源安全結構性矛盾突出。公開數據顯示,目前中國每年原油消耗量近7億噸,而自產原油不到兩億噸。5億噸要靠進口。其中,中國原油消耗量的一半以上來自中東。而中東原油的80%以上需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、印度洋、馬六甲海峽,才能運抵中國。上述幾個海上運輸線,目前基本被對中國敵意頗深的美國、印度海軍控制。
中東的地緣政局動盪、原油運輸路徑風險,長期以來都是中國能源進口安全的心腹大患。而伊朗是中東的產油大國,中國若與伊朗展開長期的全方位合作,一方面可保證原油的穩定供應。另一方面,伊朗和巴基斯坦接壤,中方可通過與最可靠的「盟友」巴基斯坦建立的「中巴經濟走廊」,經陸路直達巴基斯坦南部、由中方建設及營運的瓜達爾港,與比鄰的伊朗聯通。從而避過受美印軍事力量實際控制的海上運輸通道。
尋找更多籌碼應對美國
而當前中美關係既然已經走到了冷戰的邊緣,中國與美國的另一個「敵人」伊朗加強合作,也不排除希望達到「抱團取暖」的目的。尤其是目前美國將全球軍事力量的60%集中到西太平洋,並和印度、澳洲等國組成對華圍堵的印太戰略,對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造成巨大壓力。中方通過支持美國「老對手」伊朗,則可分散美國的軍事部署,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壓力。
此外,據悉這份合作協議總金額雖然以美元計,但所有項目都是以人民幣結算。這是因應伊朗在美國的金融制裁下,美元結算大幅受限,實際上則是推動人民幣走出去、實現國際化的重要舉措。
可以預期,這份中伊長期合作協議一旦達成並公之於世,勢必觸怒美國等西方國家。不過,在美方已經公開號召西方國家結盟「改變中國」新冷戰氣氛瀰漫的大環境下,中方恐也要尋找更多的籌碼,如團結對手的「敵人」,來迎接這場正在到來的中美世紀博弈。
【中美角力】中國伊朗擬簽25年「兄弟協議」 恐為中美關係投震撼彈(更新版)
本報記者:黃兆康
July 29, 2020 at 08:08AM
https://ift.tt/3hK4cAb
中國伊朗「25年密約」 為何不懼開罪美國? - 香港經濟日報- 中國頻道- 國情動向 - 香港經濟日報 - 中國政經
https://ift.tt/3ddfeez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